贵州艺考生文化提分宝典答案[历史](第
时间:2017-02-16 14:13 来源/作者:贵州美术网 整理:贵州美术网 点击:次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
1.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958年法国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根据“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可知法国1875年确立的共和制政体下政局更迭频繁,1958年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改不了政局不稳定的局面,故A项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就规定了总统是国家元首,故B项错误;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材料只是提及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没有体现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故C项错误;法国是多党制国家,这一变化与两党制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2.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统一(俾斯麦)
【解析】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人物,促成的天主教的分裂,与德国统一不符,故A项错误;德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铁血宰相”俾斯麦,故B项正确;加尔文是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主要活动在瑞士、法国,与德国无关,故C项错误

【答案】B
3.
【考点】德国的统一和崛起——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不是“松散的联盟”,故A项错误;德意志有选举产生的议会行使立法权,保留世袭的君主,实现君主立宪制,因此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最能反映其特点,故B项是最佳选项;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但还存在秘密选举,不够全面,故C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反映出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没有反映出议会的产生方式及地位,故D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
【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
2015年题组
1.
【考点】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1871年宪法);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
【解析】“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能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与“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元首“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际惯例,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主席”,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表明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与“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2014年题组
1.
【考点】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解析】联邦会议并不代表议员个人意志,议员代表的是各邦君主的意志,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各邦君主权利的集中体现,发挥的性质是主权性质而非议会性质,不经过选民产生,故A项错误;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故B项错误;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皇帝是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是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的体现,故D项正确。
【答案】D
2.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宪法
【解析】1895年,德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结合1871年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德国议院
的权力较小,A项强调议院的权力较大,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A项错误;B项强调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不符合德国政体的特点,故B项错误;C项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美国政体的特点,故C项错误;D项强调虽有议会,但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这与德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特点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2013年题组
1.
【考点】法国共和制
【解析】题目的时间1789年是法国大革命发生的时间,因而题目中的国家是法国。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结合1877年这一时间,选C。
【答案】C
2.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完成了王朝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据此排除B、C、D项,而德国的近代政体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所确立的,这就使得在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选择A项。
【答案】A
2011年题组
1.
【解析】紧扣题干关键词“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1787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议会拥有实权;故排除A、C、D三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选B项。
【答案】B
2010年题组
1.
【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
【答案】A
2.
【解析】本题考查选修内容,题目强调树立国际威望方面,A.B是与其他文件对比,无法体现国际威望,C仅仅是对法国的意义,因此排除。D强调其国际影响,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D
3.
【考点】(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化)
【解析】(2)依据材料一中“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以及材料二中“普法战争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等信息从政治条件、资金获取、交通运输以及科学技术等角度来归纳原因。
【答案】(2)原因:德国统一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统一市场和制度保障;通过普法战争获得煤铁矿区及巨额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交通运输与军事工业推动重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