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艺考生文化提分宝典答案[历史](第
时间:2017-02-16 13:58 来源/作者:贵州美术网 整理:贵州美术网 点击:次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
1.【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度(宗法观念)
【解析】家族和睦是指家族成员之间相处融洽,长幼互亲,与题中“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说法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等级秩序是依据宗法制形成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分层,与题中“小而不及长孙”说法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贵族世袭指的是贵族世代继承祖先的权力,是先秦时期贵族政治的重要特征,与题中“长兄如父”的说法不符,故C项错误;“长兄如父”“小而不及长孙”突出了嫡长子的重要性,是宗法制的特点,因此这些说法体现了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
2.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解析】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5年题组
1.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还实行班爵制度规定诸侯的等级,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即“天子”,王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与“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故C项错误;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项错误。

【答案】A
2.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解析】“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是分封制,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体现家谱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故B现正确,不符合题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体现是宗法制中世袭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3
【考点】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礼乐制度
【解析】“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上下关系既区别贵贱等级,又保持和睦关系,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故A项是最佳选项;“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乐的职能是使人际关系内心感情融洽外表互相尊重,有助于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这只是礼乐主要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故B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礼强调区别贵贱等级,君子庶人不可能日趋平等,故C项错误;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是礼的社会功能,没有反映出乐的社会功能,故D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
【答案】A项3分,B、D项1分,C项0分
2014年题组
1.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
2.
【考点】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解析】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是属于分封制的内容,但和题目联系不是太紧密,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题中不能反映,故B项错误;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不能全面反映题中的信息,故C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体现了分封是国家的意志,故D项是最佳选项。
【答案】D项3分,A、C项1分,B项0分
2013年题组
1.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从题意可知,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
【答案】B
2.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解题信息,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故选B。中央集权到秦朝才形成,排除A,材料中虽然有宗庙和社稷,但没有体现“法祖”排除C;材料仅仅是对王城的建造进行描述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明确的提出君权神授是董仲舒。排除D。
【答案】B
3.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因此“④宗法制”正确;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也体现了“②分封制”;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封者有世袭统治权,可世代为官,体现了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官制,③正确。禅让制是一种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的政治制度,在这张“谱系图”中无法体现。
【答案】D
4.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C
5.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题目要求回答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我国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继承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故选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排除C。宗法制是协调家族内部关系,排除D。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
【考点】(1)西周的分封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解析】(1)材料一提到西周时期的“天”,古希腊的主神宙斯,罗马的众神,反映出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周王认为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古希腊认为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古罗马认为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反映出各文明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西周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反映出各文明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答案】(1)共同: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